学院新闻

  • 2024-12-30
    2024年12月28日上午,在全球产业链重构和金融创新的大背景下,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成功举办了主题为“产业链重构背景下金融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突发事件情境下重点产业供应链韧性评估与对策研究”(23AZD081 )支持,汇聚了来自中央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广东金融学院、上海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全国高校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通过金融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以及如何应对数字转型趋势下金融风险管理的新挑战。本次研讨会开幕式和主旨报告环节,由项目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刘江会主持。开幕式中,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在勇致欢迎词。林书记首先对莅临本次研讨会的嘉宾、专家学者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表示期待所有嘉宾能在本次研讨会中充分交流学术思想和观点,为金融创新与产业升级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主旨报告环节,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当代经济科学》杂志主编冯根福教授,天津财经大学副校长马亚明教授,广东金融学院副校长易行健教授,复旦金融研究院院长张金清教授四位专家作了精彩的
  • 2024-12-24
    12月20日晚,商学院“卅载不辍,商耀青春”2025迎新晚会暨第三届“商院之星”颁奖典礼在奉贤大剧院顺利举行。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张文潮,奉贤校区管委会副主任施家仓,校后勤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志欣,上海新东方国际教育市场总监翟羽佳,新东方国际教育市场校企渠道经理葛凌雲,沪西高校派出所副所长宣伯杰、警官张宁,宣传部副部长傅昕源,教务处副处长瞿雪萍,保卫处副处长杨培卿,校团委书记、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程雪,校团委副书记毕冉,商学院党委书记张春丽、院长刘江会等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各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各学院师生代表和商学院本研学生等欢聚一堂,共贺新年。商学院院长刘江会发表新年致辞,对商院全体学子寄托了殷切的期望,他强调,2024年是商学院建院三十周年,这一年,商学院在党建、教学、科研等领域均取得显著成就,创新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国际认证取得新进展。校企合作得到深化,校友力量温暖人心,师生善举闪耀光芒。他指出,2025年全院师生当信心满怀,以“PRIDESHIP”九大战略举措为引领,推动承载所有商院人梦想的荣耀之舟,破浪前行,再创辉煌。今年的晚会延续了过去两届的优良传统,将商学院
  • 2024-12-24
    12月18日星期三下午,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第四届学术论坛决赛在商学院A108成功举行。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晔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钊教授,海牛金属资源(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易杨,商学院院长刘江会教授、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芸、党委副书记傅毅教授、副院长崔百胜教授、副院长姚亚伟,上海师范大学2007级经济学(中美合作)专业毕业生、高盛集团盐湖城办公室副总裁毛越,论文评审专家代表、论文点评专家代表、论文指导教师代表、论文作者、前来观摩学习的低年级本科生等70余人出席,商学院副院长姚亚伟主持。本次学术论坛由主会场开幕式和4个分论坛组成。开幕式上,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晔做了开场致辞,对商学院成功举办第四届本科生学术论坛表示肯定和祝贺,同时也对在场参与本次学术论坛的学生表达了殷切期望和嘱托。李校长指出,商学院举办本科生学术论坛,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进行学术探索的平台、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一个有许多一流老师资源的展台,不仅启迪了同学们什么是科学研究,同时更培养了同学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希望未来商学院要持续将本科生学术论坛办好、办强、办出影响力,为学院未来的发展积蓄力量。随后,商学院院
  • 继续教育
  • 本科生
    学院目前共有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财务管理、信用管理、金融科技等六个经管类普通本科专业,其中经济学、金融学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金融工程为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占比达到50%。同时学院还有经济学(中美合作)、经济学(中法合作)、广告学(中法合作)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法合作)等四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国际化办学优势明显。
  • 硕士(学术)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的学术型硕士项目涵盖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两大学科,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立产业经济学、金融学、数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统计学,数智金融、教育经济与政策、全球城市经济与治理等方向;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立会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等方向。
  • 国际交流
    商学院是上海市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最早、办学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已有20年合作办学的成功经验,与20余所世界知名学府保持着长久深入的亲密合作伙伴关系。学院拥有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全英语中国商务项目和1个全英语金融专硕项目。定期举办韦伯商业计划大赛、法语文化周和国际教育教学论坛。
  • MBA
    上海师范大学MBA项目旨在充分传承和弘扬上海师范大学的人文精神,立足于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新需求,把管理知识传授与管理者素养培育、管理实践训练紧密融合,培养富有人文精神、积极拥抱变革的管理精英。
  • MPAcc
    上海师范大学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点2018年获批,2020年起招收全日制学生,2023年通过国家教委合格评估。招生规模70人/年,学生毕业去向为银行、国企、教卫事业编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
  • MF
    上海师范大学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与全球视野,系统掌握金融专业知识,熟悉金融机构管理与资本运营管理技术,擅长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金融量化分析与计算,能够胜任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中投融资管理专业技术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创新型全球金融管理技术人才。

党建工作

  • 12.18
    2024
    11月8日下午,根据《习近平经济思想》课程教学要求,结合经济系支部学习计划,经济系党员教师带领经济学专业2024级全体同学前往杨浦滨江,开展以“习近平与上海城市发展”为主题的参观调研活动。本次调研同时也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教研活动。师生们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来到了杨浦滨江这片充满历史与现代交织魅力的地方。杨浦滨江,见证了上海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华丽转身,是上海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在这里,大家首先参观了城市规划展示馆。一进入馆内,那一幅幅精美的城市规划图、逼真的模型以及详实的资料,如同一部部生动的史书,向师生们诉说着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这座城市的沧桑变化。在参观过程中,党员教师发挥专业优势,为同学们详细讲解每一个展示内容背后的经济故事。老师们指出,正是党对经济发展方向的精准把握,使得上海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发展动力。例如,上海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渐淘汰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产业,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这种转型不仅符合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更体现了党在经济决策上的高瞻远瞩。最后,学生代表以朗诵形式向全体师生分享了对“习近平经济
  • 12.13
    2024
    12月12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林在勇参加联系党支部——商学院学生生活园区第74党支部“党旗引领·青年筑梦: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经济视野下的青年担当”主题党日活动。校党委组织员沈明元,商学院党委书记张春丽,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芸,学院党委组织员尤家恬,学院学生生活园区第74党支部党员参加活动。首先,学生生活园区第74党支部支部书记薛紫婧简要介绍了党支部党员组成、学术科研、设岗定责、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汇报了党支部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纪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的措施和成果。随后,由支部青年教师党员姚沁、支部书记薛紫婧、支部组织委员张扬和学生党员朱晨冉共同带来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主题党课。通过详实的图片、视频和数据,带领支部党员共同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领域所取得的光辉成就,大家从中感受到了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不怕困难,努力奋斗,踏实肯干,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与此同时,党课上分享的青年学子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案例,启示青年大学生要把个人理想和祖国发展紧密地联系在
  • 11.19
    2024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人们对于高质量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为进一步拓宽基层党建工作平台,发挥区域化党建功能,近日,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党支部与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系党支部就高质量商科人才培养、养老金融服务等内容举办党建共建活动,共同研讨促进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党支部与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系党支部举行了党建共建结对协议签约仪式。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张春丽、党委副书记傅毅、职业发展中心主任蔡炜,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党支部书记郑廷强等出席签约仪式。双方均希望借助党建共建的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泰康养老上海分公司聚焦养老主业,积极推动企事业单位职工一揽子医养保障解决方案落地,将医养保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延伸到第三支柱个人层面,通过创新服务模式,让员工能够享受安心、便捷、实惠的医养保险服务,为企业构建更加完善、灵活的福利体系。与会双方参观了位于上海松江的泰康之家申园养老社区。此次参观活动安排了多项体验环节,包括体验社区内的各类休闲娱乐设施,了解园区医疗服务点,与入住长辈面对面交流,听取他们的真实感
  • 11.08
    2024
    11月6日,商学院党委组织开展学生党员警示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邀请校纪委副书记王珊做《以案为鉴,做遵规守纪的学生党员》专题党课,用身边人身边事做深做实纪法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存戒惧,切实提高学生党员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意识。学院一百余名学生党员参加学习。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芸主持。专题党课上,王珊详细解读了党章中有关党员权利与义务的相关规定,强调了党员身份的神圣性和党员行为的规范性。特别是,针对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所应受到的处分进行了重点说明。此外,通过学生党员违纪案例,进一步引导学生党员从案例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决杜绝任何违纪行为的发生。同时,她希望全体学生党员能够时刻保持警醒和自律,不断锤炼自身党性修养和道德操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专题警示教育会后,各学生党支部以支部为单位,进一步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支部党员逐一就学习体会进行交流发言,不断增强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学生生活园区第88党支部学生党员陈囿廷在发言中谈到,作为学生党员,我们必须
  • 10.22
    2024
    10 月 9 日 下午,商学院在 A508 会议室开展了新教师座谈会。此次座谈会旨在促进新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学院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座谈会由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傅毅担任主持,学院党委书记张春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并向新入职的教师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殷切的期望。随后举行的新教师与带教导师结对仪式上,傅毅宣布了结对名单,新教师陈永恒、袁征宇、赵森杨、吴自豪、张家才分别与带教导师黄静、赵红军、崔百胜、孙泽生、刘江会成功结对。这一举措不仅为新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增添了新的动力。导师代表孙泽生老师随后发言,表达了对新教师成长的关心与期待,并承诺将全力以赴地给予指导和支持。在新教师与支部书记见面环节,学院金融系与商业数据系党支部副书记宋玉平向新教师们介绍了学院基层党支部的总体情况,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党组织生活,为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宣布新教师进入学生支部名单的环节,吴自豪、陈永恒两位老师以组织关系转入的形式加入学生支部。随后,何东伟老师分享了自己在学生支部工作的宝贵经验和心得体会,为新教师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座谈会上,来自复旦大学经济
  • 10.09
    2024
    2024年,随着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与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企业金仕达携手并进,在党建引领下,基层党组织积极推动产教融合,共同探索出一条以AI赋能为核心的协同育人新路径。党建引领,共筑合作基石经过校企双方基层党组织的多轮协调和沟通,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与金仕达就开展协同育人达成一致,并于2024年1月15日双方在金仕达大厦一楼会议室举行产学合作教育基地协议签约仪式。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晔教授,商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刘江会教授,经济与教育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束金龙教授,金仕达总经理张治国,研究院院长蒋锐权博士以及双方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仪式。在随后的座谈中,双方详细交流了产学合作的具体内容、合作目标以及未来合作规划,并将AIGC定制班确定为本年度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核心项目。AI赋能,创新教学模式在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与金仕达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双方团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利用寒假和春节假期反复打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2月16日,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金仕达首届AIGC定制班学员招募公告发布,与之同时发布的还有配套的AIGC定制班教学大纲。该定制班打破了学科专业壁垒

商院学人

  • 近日,我院财务管理系教师贺宇倩作为第一作者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李路教授、李一杭博士等合作撰写的论文“Lexical diversity, soft information skills and hedge fund performance:Evidencefrom China”在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期刊发表。该期刊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经济金融领域知名期刊,2023年影响因子为4.8,为JCR经济学和金融学领域的SSCI一区期刊。论文核心内容:本研究探讨了中国对冲基金经理的语言(词汇)多样性对基金绩效的影响。通过构建中国对冲基金经理公开声明的数据集,本文以词汇多样性为衡量指标,深入研究语言技能如何反映认知能力并影响基金业绩。分析表明,较高的词汇多样性与基金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但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风险敞口表现为对动量因子、大宗商品市场、利率和信用利差等特定因素更高的敏感度,并伴随着更为积极且独特的交易行为,例如更高的换手率和对非基准股票的侧重。本研究为语言能力和认知技能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提供了新见解,凸显了软信息在塑造对冲基金业绩方
  • 黄国妍:以系统化思维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国新闻网 2024-12-20 11:02:2326.4万中新网上海12月20日电(范宇斌)近日,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黄国妍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说,上海作为金融改革开放的核心承载区和先行先试引领区,要在更宽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进行制度型开放,从而提升中国金融制度的影响力,成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示范窗口的同时,推动上海金融中心竞争力提升。  金融中心作为全球城市最重要的核心功能之一,纽约、伦敦等城市就是通过其在金融领域和专业服务的强大竞争力,拓展了它们在全球其他领域的影响力。从主要金融中心的演进路径来看,金融功能拓展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相辅相成。主要金融中心不遗余力地深化和拓展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全球金融资源配置等功能,从而不断强化其领先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和地位。  黄国妍表示,上海要代表国家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和金融资源竞争,而这些也正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上海要探讨利用中国崛起和上海“五个中心”的经济科技实力的后发优势,提升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进而提升全球城市能级。近日,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黄国妍在“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