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赋能商科教育(第6期)暨“新商道管理案例实战营”(第1期):案例方法的底层逻辑与案例开发

发布时间:2025-11-28浏览次数:10

为深化商科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案例开发的实战能力,20251126日下午,“新商道管理案例实战营”第一期专题讲座在商学院6A203教室圆满举办。此次活动围绕“案例方法的底层逻辑与案例开发”这一主题展开,吸引了学院20余位教师的积极参与。讲座由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傅毅教授主持,并发表了实战营系列活动启动致辞。



傅毅副书记在开场致辞中指出,案例教学作为连接理论与商业实践的重要桥梁,是商科教育培养创新型、实战型人才的核心路径。他强调,商学院持续打造“案例赋能商科教育”系列品牌活动,旨在通过常态化的学术交流与实战训练,助力教师提升案例开发与教学应用能力。本次“新商道管理案例实战营”是“案例赋能商科教育”活动的进一步深化和升级。傅毅副书记简要概述了商学院近年来在案例开发、案例教学及案例入库方面的进展情况。他向参加讲座的教师介绍了来自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特邀主讲嘉宾陈炳亮博士,在案例研究与教学领域的丰富经验,并对其莅临分享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他向参与活动的教师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鼓励大家积极交流、深入钻研,以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陈炳亮博士以案例方法的本质属性为切入点,系统阐释了案例教学的底层逻辑。他指出,优质案例的核心价值在于源于实践、归于教学,需实现商业场景真实性、理论支撑科学性与教学引导有效性的有机统一。陈炳亮博士从三个维度展开分享:

一、案例方法的底层逻辑建构

从认知逻辑、教学逻辑与实践逻辑三重维度,解析案例为何能成为商科教育的核心载体。强调案例教学需打破理论灌输模式,通过情境化问题设计,引导学习者主动运用理论工具分析复杂商业问题,实现从知识接收能力生成的转化。

二、案例开发的全流程实操指南

围绕选题调研撰写打磨四大关键环节,分享案例开发的标准化流程与核心技巧。在选题环节,强调需聚焦行业热点、企业痛点与教学重点,兼具时代性与代表性;在调研环节,详解访谈提纲设计、多源数据验证等实操方法,确保案例的真实性与丰富性;在撰写环节,提出故事线+理论线+问题线三线并行的结构框架,突出案例的可读性与教学适配性;在打磨环节,强调课堂试教与同行评议对优化案例质量的重要作用。

三、案例开发的常见误区与规避策略

结合自身实践经验,陈炳亮博士总结了案例开发中易出现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聚焦不足”“数据支撑薄弱等典型误区,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为在场师生提供了极具实操性的指导。

在互动问答环节,参与教师针对案例开发过程中的企业调研协调、案例教学笔记中的理论选择等实际问题,与陈炳亮博士进行了深入探讨。陈炳亮博士结合具体案例,逐一解答了教师们提出的疑问。



商学院案例中心主任孙红梅教授在点评分享中对本次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陈炳亮博士的分享既具备理论深度,又充满实践温度。她指出,陈博士不仅系统地拆解了案例方法的底层逻辑,还提供了可直接应用于实践的操作路径,这对提升教师的案例开发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孙教授结合自身在案例教学与案例开发方面的丰富经验,向在场的教师们传授了宝贵的经验和技巧。最后,孙红梅教授再次对陈炳亮博士的无私分享表示感谢,并强调学院将持续深耕案例教育,助力教师在案例教学与开发领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本次活动的圆满举办,不仅加深了教师对案例方法底层逻辑的深刻理解,更显著提升了案例开发的实际操作能力。未来,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将不断打造“案例赋能商科教育”系列活动及“新商道管理案例实战营”,为推动商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