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背景下“一带一路”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合作共赢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1-10-26浏览次数:192


上海地处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的龙头地位,又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而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已成为上海“2035规划”提出的愿景目标。在此背景下,2018113日,以“全球城市背景下‘一带一路’与长三角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第三届一带一路与中国发展治理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会议中心二号会议室举行。本次会议是由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一带一路泛区域发展与合作专业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学会城市发展专委会与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联合主办,会议列入上海市第十二届(2018)学会学术活动月,来自长三角地区的约50位专家、学者、研究生参加了会议。上海师范大学社科处副处长公磊出席并致辞。此外,解放日报以及学校宣传部、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和经济学会、上海市社联相关同志也莅临会议报道。


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周振华教授在“全球城市区域发展及其治理”的主题发言中指出,上海要高效建设全球卓越城市,就必然要在长三角这一更为广阔的区域发展与治理中做出好的成绩。而要做好这一点,就要强调合作治理,而不是单一治理;要做好区域之间的网络格局,而不是传统的中心外围格局;要注重从基于地点空间基础上的合作转向流动空间,从个别要素的流动转向全要素的流动。至于怎样衡量高质量一体化的标准主要就应该考虑三个方面:一是,要看一个城市或者地区的借用规模也就是覆盖面和影响力是否大于行政区划上的应有规模;二是,一个城市或者地区的功能分工是否合理;三是,这个城市和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高不高?在此基础上,周院长总结了全球城市背景下长三角向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应采取的治理举措:第一,要从随机性治理转换为框架性治理;第二,从政府主导区域治理转换为多元主体参与区域治理;第三,要从战略性治理转变为专项治理,以专项规划为抓手,由专业的民间机构来做专项治理;第四,从政治性治理转向机制性治理。


华东师范大学区域与城市科学学院曾刚教授在“一带一路倡议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之互动前景初探”的主题报告中指出,一带一路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要合作共赢,就应借鉴我们国内工业园区的发展经验,通过在海外建立若干园区的形式,充分发挥协会、商会、市场主体与跨国政府协作的力量;同时,要注重中国海外园区的权威数据发布,建设高质量的海外园区数据库;另外还要探索建设海外园区与一区多园联动等来建立健全的中国海外投资的生态系统。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党委书记赵义怀报告在“发挥上海在‘一带一路’的桥头堡和长三角一体化中的龙头作用”的发言中认为,上海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就需要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与上海在长三角地区合作和交流中的龙头地位紧密结合起来。具体而言,上海要争当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争当制度创新的引航者;打造全球立体网络枢纽;打造全球要素资源配置中心,增强面向国际国内“两个扇面”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南京大学商学院郑江淮教授在“江苏在‘一带一路’中构建全球价值链交汇点”的主题发言中指出,江苏是“一带一路”交通的交汇点,又是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区域。这两个要很好地结合起来,就必须考虑江苏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这一问题,而不是盲目地推动走出去。因为如果寻找不到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价值链交汇点,很可能会对投资国的企业和产业造成挤出,从而影响走出去。江苏应以放大向东开放优势来集聚发展要素;向西开放,利用欧亚大陆桥,承接西部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出海的需求;长三角高质量合作提升江苏交汇点建设效率。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经济系主任刘江会教授在“‘一带一路’城市网络联通性及国内关键节点城市的影响力”的报告中认为,城市间的网络联系强度可以成为评估“五通”尤其是“三通”的显性指标。他们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城市间的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人心相通最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就是来自与市场驱动;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网络体系中,上海、北京等国内关键节点城市的辐射力、影响力非常明显,但在基于跨国经营而构建的“一带一路”网络体系中国内关键节点城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还有待提升。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苏宁在“‘一带一路’城市网络特性与上海全球城市定位”发言中认为,上海全球城市在丝路城市网络中的定位要成为模式引领者、方案提供者、网络协作者和绿色践行者。同时还要强化高水平投资贸易平台的服务功能、建设“丝路城市”先进生产者服务业集群、引领大都市连绵带整体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和提供新兴发展节点城市化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李鲁副研究员在“中国园区的国际化新阶段”的发言中认为,拉力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诉求,推力是中国经济发展也到了产业转移的阶段,助力是国际组织对中国开发区的态度从中立到积极的认识。在这一角度看,中国的开发区发展可能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新模式。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赵红军教授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调查研究”的发言中指出,通过大样本的调研发现,目前长三角地区市民对一体化的发展总体满意,但也存在诸多期待。比如,交通一体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实现,但过高的交通费、道路通行费、不贯通的过桥收费等会阻碍高质量一体化;未来的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还要更加注重交通基础设施之外的民生、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目前长三角三省一市大多数人支持上海在其中的龙头作用,但民营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也使得浙江在长三角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企业对长三角地区的电信服务一体化、同城化的期待较高。他建议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实现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电信收费等方面的一体化。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尹应凯教授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与金融合作”的发言中认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要从金融产品合作、金融机构合作、金融市场合作、金融服务合作以及金融政策合作等五个方面推动。比如,可以考虑联合发行长三角地方政府债券;科技创新链,产业结构融合,污染共治可以成为长三角金融合作的连接枢纽。


该会议的前两届先后于20182017年在我校成功举办,与会专家普遍高度评价会议。会议的成功举办提升了我校在全球城市建设、“一带一路”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研究中的影响,对于推动相关学科建设、教学研究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会议供稿:商学院研究生刘艳苹、刘晓敏、陈娜,赵红军审核)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