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非线性化学与化工技术跨学科交叉融合概念验证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主办,Catalysis 平台、上海师范大学全球创新资本研究院暨概念验证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点联合承办,以“探索化学化工领域非线性现象,促进跨学科交叉融合与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为主题,汇聚了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投资机构的二十余位嘉宾,以及上海师范大学化学相关专业博士、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研究生十余位,围绕多领域前沿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一、领导致辞:以交叉融合推动商学院科研与社会服务能级提升
上海师范大学全球创新资本研究院执行院长、概念验证中心主任张玉华教授主持致辞及专家聘任仪式。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刘江会教授致欢迎辞,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非线性科学是解析复杂系统的核心理论基础,在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跨学科研究的战略价值愈发凸显。商学院主动跨界理工科领域,既有助于拓展学科边界、提升学术能级,更能为上海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开辟新路径。刘江会院长强调,各界的广泛参与体现了对创新生态的高度关注,也对上海师范大学全球创新资本研究院和概念验证中心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全球创新资本研究院和概念验证中心将持续完善 “概念验证”体系,强化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能力,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注入动力。


二、专家聘任:凝聚跨界力量,构建概念验证合作创新平台
致辞后,会议举行专家聘任仪式。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聘任上海临港科创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叶金龙先生、上海师范大学化材学院余焓教授为全球创新资本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刘江会院长为两位专家颁发聘书。受聘代表余焓教授发言,介绍了其团队在氧化催化与材料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及产业化应用前景,并呼吁校内外携手构建更加开放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环境与平台。


三、主旨报告:跨学科理论与转化实践的深度对话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全球创新资本研究院研究员武英涛博士与 Catalysis 平台负责人刘颖博士共同主持主旨报告环节。上海临港科创中心首席专家叶金龙主任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机制和实践”为题,系统梳理成果转化全流程,结合自身经验与长三角案例,剖析了专业服务与平台缺失、创新资源沉淀、制度创新不足等核心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与路径优化方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慧军教授则以《化学中的非平衡与复杂性---从基础理论到实际体系》为题,从化学振荡、自催化网络、非线性动力学等维度阐释学科前沿趋势,结合纳米技术、催化剂开发、量子计算等领域实例,展现了非线性化学在基础科学与工程应用中的广阔前景。


四、深度研讨:闭门会议促成实质性共识与合作
10月31日下午至11月1日上午,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济南大学等高校的专家以及亚培烯科技、中豫绿发(上海)实业有限公司等多位化工与新材料的企业代表,围绕化学与材料领域关键技术开展闭门研讨与项目对接。经过深入交流,各方在技术验证、成果转化、投资合作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形成一批具有概念验证价值的成果与合作意向,为跨学科协作与创新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结语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深化了非线性化学与化工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更为上海师范大学全球创新资本研究院和概念验证中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创新生态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将持续发挥全球创新资本研究院和概念验证中心的平台优势,推动科学研究、产业创新与资本赋能深度融合,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