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化产教融合,助力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2025年10月27日,上海市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大商科方向)中期总结交流会在陆家嘴国际会计中心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主办,特邀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徐雄伟、上海建桥学院校长兼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朱瑞庭、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杨峰安,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刘江会、副院长姚亚伟、上海师范大学后勤管理中心副主任徐沁、行政总监蔡炜及校内指导老师代表张玉华教授、朱敏副教授、谭黎阳副教授、贾思雪副教授、郝亮副教授等嘉宾出席,同时来自上海市10所民办高校的21位培训学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商学院副院长姚亚伟主持。

在交流会的主体环节,上海建桥学院朱瑞庭校长以“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困惑及路径”为主题,从民办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当前面临的困惑、专业发展等方面与与会人员做了深度分享。朱校长提到,民办高校教师应始终坚持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三位一体”的重要性,同时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勇于在教学理念、方法和内容上不断创新,并将实践经验反哺教学,从而实现个人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刘江会教授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穿行迷雾,驭风而行”为主题,系统梳理了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与核心驱动因素,深刻剖析了当前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并提出了在复杂环境中识别并把握确定性增长动能的系列思考,为新形势下商科教师洞察时代变局、更新教学内容提供了前沿的理论框架和现实参照。

企业指导教师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杨峰安表示,参与“双师型”教师培训是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实践。他深感,这一项目不仅是将一线的实务、案例与职业标准前置赋能于教师,更是构建可持续、共繁荣的产教融合新生态的关键一环。对此,他期待未来能与各高校在课程共建、案例开发及学生实习等领域开展更深度的合作。

学员们分享了自身在培训中的经历与收获讲述了“双师”培训带来的切实改变。学员们纷纷表示,“理论+实践”的双向赋能,有效打通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路径,缩短了课堂与产业的距离,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更通过教学反哺,推动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同步升级,切实提升了人才的培养质量。

在本次培训中,来自商学院的校内指导老师们也为学员们提供了全方位的学术支持与实践指导,帮助学员将一线经验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这种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协同指导的“双导师制”,展现了学院将优质师资力量全面赋能民办教育的责任担当,为构建高质量的商科教师发展生态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互动结束后,刘院长为学员寄语,他期望大家通过此次培训,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将阶段性的培训成果切实转化为可持续的教学创新力与育人实效,努力成长为推动民办商科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为上海民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最后,徐雄伟主任作总结讲话。他首先对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在本次培训中展现出的专业组织能力与资源整合成效表示高度认可。徐主任指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上海民办高等教育提质增效的关键支撑,全体参训教师应珍惜此次培训机会,主动将所学的新知识、新技能与新理念系统融入课堂教学与人才培养全流程,真正实现“以学促教、以教促产”的良性循环。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始终致力于将国际先进的商科教育标准与本土实践相结合,以高度的责任感与开放的姿态,积极融入并服务上海高等教育发展大局。未来,学院将继续开放优质教学资源和平台,为上海市同行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系统性、常态化的支持。学院愿与各方一道,携手探索中国特色商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建设贡献不可替代的商学院社会影响力。
